選擇光源的一般過程如下:
1)了解項目需求,明確要檢測或者測量的目標。
2)分析目標與背景的差別,找出兩者之間成像差異最大的光學現象。
3)根據光源與目標之間的配合關系,初步確定光源的發光類型及顏色。
4)拿實際光源測試,以確定滿足要求的打光方式。
5)根據具體情況,確定適用客戶的產品。
鏡頭的選型過程如下:
在機器視覺系統中,鏡頭的主要作用是將工件成像至相機傳感器芯片上,因此鏡頭的選型將直接影響到機器視覺系統的整體性能。
a.首先確定應用需求(視野、精度、安裝高度等);
b.根據應用需求計算關鍵的光學性能參數。例如,由視野范圍、相機、芯片尺寸以及工作距離,鏡頭選型的常用計算公式:
c.分辨率匹配:在實際應用中,應注意鏡頭的分辨率不低于相機的分辨率;
d.景深要求:對景深有要求的項目,盡可能使用小光圈。
由于景深影響因素較多以及判定標準較為主觀,具體的景深計算需要結合實際使用條件;
e.注意與光源的配合,選配合適的鏡頭;
f.注意考慮使用環境的可安裝空間。
鏡頭選型時注意事項:
1)對焦環。對焦環在不同狀態下成像效果有很大的差別。
2)鏡頭與相機連接的機械接口。業內常用的接口已形成通用規范,如C口、CS口、F口和K口。
1)了解項目需求,明確要檢測或者測量的目標。
2)分析目標與背景的差別,找出兩者之間成像差異最大的光學現象。
3)根據光源與目標之間的配合關系,初步確定光源的發光類型及顏色。
4)拿實際光源測試,以確定滿足要求的打光方式。
5)根據具體情況,確定適用客戶的產品。
鏡頭的選型過程如下:
在機器視覺系統中,鏡頭的主要作用是將工件成像至相機傳感器芯片上,因此鏡頭的選型將直接影響到機器視覺系統的整體性能。
a.首先確定應用需求(視野、精度、安裝高度等);
b.根據應用需求計算關鍵的光學性能參數。例如,由視野范圍、相機、芯片尺寸以及工作距離,鏡頭選型的常用計算公式:
光學放大率=CCD芯片尺寸/視野尺寸
焦距f=工作距離XCCD芯片尺寸/視野
工作距離WD=焦距X視野/CCD芯片尺寸
視野FOV=工作距離XCCD芯片尺寸/焦距
c.分辨率匹配:在實際應用中,應注意鏡頭的分辨率不低于相機的分辨率;
d.景深要求:對景深有要求的項目,盡可能使用小光圈。
由于景深影響因素較多以及判定標準較為主觀,具體的景深計算需要結合實際使用條件;
e.注意與光源的配合,選配合適的鏡頭;
f.注意考慮使用環境的可安裝空間。
鏡頭選型時注意事項:
1)對焦環。對焦環在不同狀態下成像效果有很大的差別。
2)鏡頭與相機連接的機械接口。業內常用的接口已形成通用規范,如C口、CS口、F口和K口。
3)最大兼容相機芯片尺寸。最大兼容相機芯片尺寸指的是鏡頭能支持的最大清晰成像的范圍。在實際選擇相機和鏡頭時,要注意所選擇鏡頭的最大兼容芯片尺寸要大于或等于所選擇的相機芯片的尺寸。
樂視光源十年專注于機器視覺光源的自主研發,專為系統集成商、設備制造商、大型制造企業、大型加工企業打造具有競爭力的視覺解決方案。
了解更多案例信息、光源選型,歡迎來電咨詢,樂視熱線電話:+86-769-23131500